7月24日,据凤凰网的《凰家看台》栏目披露,比亚迪赞助国足的计划虽未彻底终止,却已然受到波及,其进程难免蒙上阴影。
此前,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比亚迪成功竞得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汽车类)权益招商项目。据传,比亚迪将在未来五年内,每年为中国之队提供约1500万元人民币的赞助,总额预计达7500万元人民币。然而,此消息一出,“抵制国足赞助商”的舆论浪潮便愈演愈烈,引发广泛关注。
7月22日,董路在微博上发声:“在此舆论风波之下,据悉双方已暂停合作计划。我们本可汇聚更多社会力量,支持青训事业,助力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但这场人为制造的‘抵制’国足闹剧,却让比亚迪和中国足球都成为了受害者!”
据《凰家看台》了解,双方的合作计划并未终止,但确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报道进一步指出:比亚迪的赞助范围并非仅限于国足,而是涵盖了男女足各年龄段国家队及青训培养等整个中国之队体系,将这笔赞助简单归结为“赞助国足”,实则是别有用心地集中火力。可以预见,这种负面舆论不仅给中国足协和比亚迪带来了困扰,也损害了中国之队其他赞助商的利益。
该媒体认为:在中国足球国家队成绩陷入低谷、舆论环境如履薄冰的当下,那些愿意赞助中国足球或一直支持中国足球的企业,并未因功利或俗气而划清界限,反而以勇气展现了他们的社会担当。当然,这份勇气背后,也蕴含着远见与智慧。
包括中国平安、蒙牛、华润怡宝、比亚迪、支付宝等在内的品牌,或许他们并非必须赞助中国足球,但在当前环境下,赞助中国足球几乎等同于公益行为,其中不乏家国情怀的体现。然而,我们相信这些企业的决策首先基于他们对中国足球有着清晰、透彻的认知:
其一,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国际间最通用的语言之一,也是展现国家和民族形象的重要途径。以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已无法容忍足球项目的沉沦,更不能在这个领域里选择逃避。
其二,国家队的成绩虽不尽如人意,但国家队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也无法与社会割裂开来。中国足球历经多年变革,尝试了多种方式、更换了多届领导、教练和球员,但成绩依然不佳,这已说明其问题具有系统性和根源性。反过来看,即便成绩如此糟糕,依然有大量球迷关注比赛,这本身就彰显了其社会价值。
其三,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是中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在此过程中,足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法回避。中国足球可以接受批评与讽刺,但同时也需要得到支持与建设。
最后,该媒体表示:网友对国足的不满与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你为国家的成就感到骄傲,为国家的挫败感到羞耻,这是人之常情。你甚至可以与糟糕的事物划清界限,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并无不可。但若因此成为“抵制国足赞助商”的破坏者,那就真是别有用心了。